第三十二章 为官之道

大宗正院,

公堂上。

庭审被朱元璋叫停。

随着朱元璋走后,公堂上的百官也相继的离开公堂。

这时候蓝玉站在公堂内,眼神怪异的看着主审位上的林殊。

林殊竟敢公然提起分封藩王一事,让蓝玉心里十分暗爽,同时对林殊心里产生一丝敬意。

蓝玉此时有种想喊上林殊把酒言欢的想法。

但是一想到先前自己派人进入诏狱行刺林殊的事情,心中顿时产生一丝愧疚之意。

早知道你这家伙这般由衷,我蓝玉又岂会害你!

但现在的蓝玉只有一阵感慨,蓝玉知道自己与林殊不是一路人。

这一幕被胡惟庸看到,胡惟庸急忙哀叫着来打蓝玉身边。

“将军快给我看看,本相这后背伤势如何?”

闻言,蓝玉回归神,说道:

“好嘞!”

说完,蓝玉扯住胡惟庸后背的官袍一瞧。

后背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伤势,只是有些泛红,但是屁股可是遭了殃了。

蓝玉心想,这定是那衙役生怕打坏了胡惟庸,特意将仗棍打在了胡惟庸的屁股上,这样一来,屁股上大块的肉能抵消仗棍的威力。

这样二十重仗下去,胡惟庸看似疼痛,但也只是皮外伤,根本不会伤筋动骨。

只是这屁股上的皮外伤,让胡惟庸半个月没办法坐凳子了。

看到胡惟庸伤势并无大碍之后,蓝玉便松开蓝玉身后官袍说道:

“胡相,都是些皮外伤,没什么大碍,修养一段时间就好了!”

胡惟庸轻叹一口气,随后对蓝玉说道:

“本相今日在这公堂上受点委屈不算什么,只是不能让咱们淮西子弟受委屈!”

胡惟庸此话一出,顿时引起了蓝玉的共情。

不得不说,胡惟庸这个人实在是聪明,挨打了还能利用挨打的事情给自己脸上贴金。

蓝玉伸出手搀扶着胡惟庸朝着公堂外走去。

胡惟庸看出来蓝玉对林殊的态度产生了一丝转变,于是为了彻底将蓝玉拉到自己阵营,接着开始对蓝玉洗脑。

“蓝玉,这林殊今日提出分封藩王一事,便已经必死之局。”

“虽然分藩一事对我等算不上好事,但是万不可因为林殊提起分藩而对其态度产生改观。”

“你不要忘记,上一次在诏狱中是谁派人暗杀他的。”

“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,也要为你那些义子们,淮西的子弟们着想着想。”

“无论从哪里来说,这林殊都得死!”

蓝玉听着胡惟庸的话,点点头,说道:

“胡相说的是。”

说着两人便离开了大宗正院公堂。

而两人交谈的这一幕,被公堂的衙役张三李四给看到了。

只见张三和李四两人相视点了点头,随后便离开了公堂。

随后又见到汤和拉着徐达朝着公堂外走去。

徐达一脸疑问的被汤和拉倒殿外,终于是忍不住,一把将汤和的手拽开,说道:

“汤和,你这是要干什么?”

汤和笑道:

“怎么,老子请你喝酒,你不乐意?”

徐达听到徐达要请自己喝酒,顿时喜笑颜开说道:

“好好!走!”

只见此时换做徐达拉着汤和离去。

此时公堂上的官员已经走了十之七八。

剩下的也多为林殊这些大宗正院的官吏。

但此时宋濂还没有离开。

林殊看了看卷宗之后,便也准备离开。

然而就在此时,宋濂拦住了林殊的去路。

林殊有些不悦的问道:

“大学士何故拦住本官退路?”

宋濂语重心长的说道:

“林大人,先前是老夫眼拙,未能看出林大人竟有如此大义,宋濂佩服。”

“但是还望林大人能听老夫一言,有些事情不是你我便能改变的。”

“置身于官场,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,自己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。”

“太子殿下是老夫的学生,还是给老夫几分薄面的,老夫可以去找太子给林大人求情,太子宅心仁厚,应该不会追究的。”

林殊闻言,不屑的笑道:

“大学士是儒学大士,怎么也会甘愿与官场上那些小人一样同流合污?”

“儒学是怎么说的?吏为民役,以德安民。”

“为官之道在于利民、便民、安民;为官之德在于仁民、恤民、爱民。”

“身为大明官吏,应当为天下子民着想,既然知道封王封藩乃是祸患,将来也定会殃及百姓,为何不据理力争?”

宋濂被林殊的一番话直接问住,恼羞成怒道:

“既然你执意找死,那老夫也帮不了你!”

闻言林殊冷笑道:

“我若求死,谁呀拦不住,也不需要费那么大功夫。”

说着,林殊伸出手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说道:

“但是我不想死,谁也杀不了我,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!”

说完之后,林殊微微一笑,便离开了公堂。

只留下宋濂一脸困惑的站在原地。

(活动时间:6月8日到6月10日)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