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老朱犯愁,毫无办法!

御书房内。

汤和听到徐达三言两语便将这个难题推给自己,顿时气的脸色涨红。

如果现在不是在御书房。

汤和定会跟着徐达好好较量一番。

朱元璋和徐达汤和本就是结义兄弟。

兄弟几人经常小打小闹惯了,朱元璋也没有怪罪。

只是现在这个情况,朱元璋的心思全在如果救下朱樉这件事上。

“行了,咱这不是大街!”

说罢,朱元璋将目光转向汤和,问道:

“汤和,那你你给咱说说?”

既然朱元璋发问,汤和也不好在作推辞。

徐达说的没错,汤和心思缜密,看待事情也是比徐达要全面一些。

汤和手掌扶着胡须说道:“上位,秦王的这个案子不好办啊!”

“微臣在府上也是听说了此案,这件事秦王确实有错,民间百姓对此案也是十分关注。”

“林殊判案之后,城里百姓更是夸赞林殊为林青天。”

“想要妥善的处理此案,属实困难,微臣也无能为力!”

朱元璋听完汤和所说,随后闭上虎目叹了几口气。

汤和所说不假。

这件事确实棘手。

单单是朱樉指派手下杀害劳民这件事,便已经在民间引起民愤。

更何况朱樉所做丑事不止这一件。

处理这件事需要顺理成章。

万不可强行阻逆。

正当朱元璋苦恼之时,跪在地上的李善长突然心生一计。

“上位,微臣……”

李善长刚开口,似乎有所顾虑。

话未说完便闭上了嘴巴。

徐达,汤和看向李善长。

朱元璋睁开虎目,看向李善长。

而李善长欲言又止。

朱元璋不耐烦的喝道:“李善长,有什么说就是,你说一半藏一半的,咱听得心烦。”

“是,上位。”

李善长咬了咬牙,一狠心说道:“陛下,秦王殿下并未谋反之意!”

“这些都是她人蛊惑,还有先前秦王殿下所做的种种,皆是受到她人蛊惑。”

“这一切都不是秦王殿下有意为之!”

朱元璋闻言,眉头微微皱起,疑惑道:“李善长,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

李善长接着说道:“上位,秦王殿下并未自己制作龙袍,说明殿下并无反意。”

说到这里的时候,李善长一脸阴沉。

“上位,殿下为何单单制作凤袍?这难道不是……”

听到这里,朱元璋眉头紧锁,闭上了眼睛。

朱元璋知道了李善长这些话什么意思。

这个谋反之罪让邓氏来顶罪,从而保全朱樉的性命。

朱樉极其偏爱次妃邓氏也是人尽皆知。

在王府大兴土木,修筑亭台池塘,与邓氏在以折磨宫人取乐,这凤袍自然也是为邓氏所制!

虽然这些事情与邓氏摆脱不了关系。

只是邓家……

没等李善长说完,一旁徐达,汤和便跳出来为邓愈说话起来。

徐达上前一把推开李善长,双手抱拳跪在朱元璋面前,说道:“上位,此事万万不可啊!”

“老邓前年刚刚病逝,如果动邓家人,老邓他尸骨未寒啊!”

汤和也同时跪倒在朱元璋面前说道:“上位,三思啊!”

“邓愈年满十八便率领万人投靠您,一路跟随上位走南闯北,征战沙场。”

“如今邓愈尸骨未寒,便动他邓家人。”

“这样……岂不怕寒了大明百万将士的心!”

“况且如今北元余孽还未完全清剿干净,为顾全大局,汤和还请上位不要动邓家人!”

说着,汤和重重的将头叩下去。

一旁徐达也跟着将头叩下。

“你们两个这是干什么?咱也没说要动邓家!”

说着,朱元璋赶忙将徐达汤和两人扶起。

汤和所说,朱元璋又何尝想不到。

邓愈这个名字还是朱元璋赐予。

起兵抗元的时候,邓愈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但没等邓愈享受几年荣华富贵,便在前年因病亡故。

现在自己如果动邓家人,必然会在军中引起很多非议,涣散军心。

这也朱元璋不愿看到的。

大明第三次北伐距今已有五年。

这五年时间大明并没有闲着。

朱元璋不断的筹备兵马粮草,如今已经筹备硕丰,朱元璋已经有第四次北伐的念想。

无论如何,朱元璋都不可能动这些,跟着自己共同患难的老弟兄。

朱元璋想到这里,也是毅然决然的否定了李善长此计。

此时御书房内,

几人思前想后,还是想不到好的办法。

朱元璋愁眉苦脸,心里更加记恨林殊。

正当老朱左右为难的时候。

门外传来太监声音。

“皇后娘娘驾到!”

接着只见御书房大门打开。

马皇后一脸气冲冲的走了进来。

“好你个朱重八,樉儿出了这么大事你竟然敢瞒着我!”

(活动时间:6月8日到6月10日)
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换源阅读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